米兰官网
全国咨询热线: 029-8567704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山东男篮内线5人组,2新人机会来了,他好像有点多余

发布时间:2025-10-30

山东男篮的“老将谜题”:孙桐林为何还在名单里?

山东男篮近日公布了夏季联赛东营站的参赛名单,内线五名球员中既有老将陶汉林、孙桐林、郭凯,也有新人常浩然、于明鑫。球队本赛季明确喊出“锻炼新人”的口号,一口气提拔了多名年轻球员,但名单上孙桐林的名字却格外扎眼——不少球迷忍不住吐槽:“他明明已经跟不上比赛节奏了,怎么还在名单里?这是在‘锻炼老人’还是‘锻炼新人’?”

这看似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,背后却藏着山东男篮的“中年危机”、人情世故与战略纠结。

一、“跟不上节奏”的老将,为什么还在?

孙桐林的状态下滑早已不是新闻。上赛季,他在场上的移动速度、防守覆盖和进攻效率都明显不如以往,有球迷调侃:“孙桐林现在跑起来像在拍慢动作电影,对手都快攻结束了,他刚过半场。”

既然如此,为什么山东男篮还留着他?

1. 更衣室需要“压舱石”一支年轻的球队不仅需要活力,也需要经验。陶汉林虽是老将,但性格火爆;郭凯偏技术流,沉默寡言。孙桐林则不同,他性格沉稳,经历丰富,能在更衣室起到“稳定器”的作用。年轻球员心态波动大,比赛关键时刻容易崩盘,有个老将坐镇,至少能少输点“莫名其妙”的比赛。

2. “带新人”才是他的主要任务山东男篮既然要锻炼新人,总得有人教。常浩然、于明鑫这样的内线新人,光有天赋不够,还得学会如何卡位、如何防守、如何阅读比赛。孙桐林或许打不动了,但他的经验、意识和技巧依然是年轻球员的宝贵财富。某种意义上,他更像是个“球员兼教练”。

3. 合同与人情因素CBA本质上仍是个人情社会。孙桐林为球队效力多年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直接清洗未免显得冷血。何况他的合同可能尚未到期,强行解约需要赔偿,不如让他在替补席发挥余热。

是因为蒋兴, 权打下了底

二、山东男篮的“战略分裂症”

孙桐林或许, 意味着年轻

山东男篮一边喊“锻炼新人”,一边留着孙桐林,看似矛盾,实则反映了球队的“战略分裂症”:

既想未来,又怕现在:完全放手用新人,成绩可能惨不忍睹,教练组压力太大;完全用老将,又违背重建初衷。于是只好“老少搭配,胜负不累”。

球迷与高层的双重压力:球迷要看未来,高层要成绩,教练组只好“走一步看一步”。孙桐林的存在,更像是一道“保险”——万一新人顶不住,还能把他推上去顶几分钟。

这种分裂不仅山东有,整个CBA都在经历。广东敢用徐昕、张明池,是因为杜锋的权威足够;浙江敢用全华班青年军,是因为蒋兴权打下了底子。山东男篮则在重建路上小心翼翼,生怕一不小心就“翻车”。

三、孙桐林自己怎么想?

对于孙桐林而言,留在球队或许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。CBA就业市场并不宽松,老将一旦被放弃,很可能直接失业。与其冒险找新东家,不如在山东扮演过渡角色,顺便为退役后转型教练铺路。

但球迷的吐槽并非没有道理:如果孙桐林每场打10分钟,意味着年轻球员就少10分钟锻炼时间。常规赛尚且可以理解,但夏季联赛本就是练新人的舞台,为何还要派他上场?

四、山东男篮需要更坚决的重建

山东男篮不是第一次陷入“半重建”的尴尬。过去几个赛季,球队总是徘徊在季后赛边缘,既没有冲冠的实力,也没有彻底推倒重来的勇气。结果就是:老将累死,新人饿死。

其实,球迷不怕输球,怕的是没有希望。如果山东男篮真心想锻炼新人,就该更果断一些:

明确孙桐林的定位:如果是更衣室领袖,就减少出场时间,多指导新人;

夏季联赛大胆用人:像常浩然、于明鑫这样的新人,就该给足30分钟以上时间,哪怕交学费;

背后却藏着, 的尴尬

学学广州龙狮:郭士强敢用崔永熙、焦泊乔,山东为什么不敢彻底信任新人?

结语:孙桐林是一面镜子

郭士强敢用

孙桐林留在名单里,表面看是一个人员选择问题,实际上映射出山东男篮乃至整个CBA在重建路上的普遍困境——既想拥抱未来,又舍不得过去的安全感。

或许有一天,当山东男篮真正敢于放手,当年轻球员真正挑起大梁,人们才会明白:孙桐林的最后价值,不是留在场上打球,而是教会年轻人如何告别。